新聞中心
聯系我們
地址:
無錫市新區菱湖大道200號C座
服務熱線:
400-607-1800
郵箱:
zkgd-sales@cas-pe.com
時間: 2013-10-18 09:36:11 來源: 無錫中科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安徽光機所將科學技術成果與市場緊密聯系,實現了產研合作的雙贏局面。
“一方面,我們積極參與環境監測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努力成為國家環境監測高技術創新源頭;另一方面,研究所提供專業意見與建議,積極參與環境保護領域相關戰略研究與規劃工作,為國家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科學基礎和技術支撐。”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以下簡稱安光所)副所長劉建國近日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說。
將科技應用于環保領域惠及民生,安光所已身體力行了近20年。安光所將科技成果與市場緊密聯系,實現了產研合作的雙贏局面。
影響力
強大陣營的科技伙伴
“截至目前,安光所與國內多數環境監測領域知名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劉建國表示。據統計,2012年,安光所通過轉移、轉讓環境光學設備所產生的銷售收入達到6.5億元。
說起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劉建國如數家珍。目前,安光所在大氣環境遙感、環境監測技術、工業和醫用激光技術、激光晶體材料等領域和企業合作,并研發出一系列高技術產品惠及民生。
目前,與安光所合作的企業達到幾十家,不少來自浙江、江蘇、山東、湖南、湖北、河北,企業都帶著技術難題紛紛向其尋求合作。
責任感
改變自己應對國家需求
“我們以堅持國家和社會發展為牽引,堅定地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劉建國說。
25年前,安光所進入中科院國家知識創新工程試點行列,2001年,該所成為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的一部分。
進入新歷史階段,安光所的定位與發展之路也進行調整。
隨著經濟發展,我國環境保護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進入復合型環境污染的新階段。安光所意識到,國家急須發展“裝備先進、標準規范、手段多樣、運轉高效”的先進環境監測技術和儀器設備,這是研究所能夠有所作為的事情。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會長、環境保護部原副部長王心芳曾建議,在環境監測技術下一步發展問題上要追根溯源,因為這是環境保護的根本。
近年來,我國環保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安光所踏上了時代發展的節點:為我國環境污染監測提供有效手段,為培育環境監測儀器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技術支撐。
據了解,“十二五”后半期,我國環保產業產值年增長速度有望繼續維持在15%~20%,超過同期GDP增長率。預計到2015年,中國的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將達4.5萬億元,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
但是,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環保產業產值為320億美元,占GDP比重為0.54%;而美國環保產業產值為2985億美元,占GDP比重為2.07%。顯然,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環保產業無論是規模還是產值占GDP比重都仍有較大差距。
為了加快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
面對國家發展的新需求,安光所加快腳步,不僅從基礎研究方面提供支持,促進環境管理水平提高;同時研發出一批創新性新成果,如高靈敏激光光譜溫室氣體檢測技術、FTIR多組分氣體在線分析技術、車載通量快速遙測技術、危險化學品泄漏遠程遙測技術、污染源排放遙測技術、星載大氣痕量氣體差分吸收光譜技術和超高分辨差分吸收光譜技術等。
造氛圍“兩條腿”鼓勵產業化
近日,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韓啟德表示,科技創新是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有效推動我國科技創新,關鍵在于營造良好的科技創新環境。
為了鼓勵研究人員積極參與科技成果產業化,安光所努力營造氛圍,無論是在課題方向選擇,還是與企業的合作模式及人才隊伍培養等方面。
“十五”期間,我國首次將資源環境技術領域納入國家“863”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并給予研究經費支持,鼓勵研究所在此方面有所作為。
“安光所所長劉文清牽頭申請到該領域在環境污染防治技術主題部署的第一批環境監測課題‘汽車尾氣道邊監測技術與系統研究’,獲得260萬元的專項經費支持。”劉建國說。
抓住這一契機,安光所與企業合作,推出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城市空氣、煙氣、尾氣監測技術設備。不管是國家“863”、“973”計劃,還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科院支持的項目,安光所均會在前期基礎研究的積累之上進行工程化,并推進其產業化應用。
“在與企業合作中,我們不斷總結規律,摸索更好的合作方式。”劉建國說。
不同企業采取不同的合作方式。比如,安光所根據技術完成的狀態與市場需求量的大小為合作依據。“如果國家需求緊迫,市場對技術需求量大,那么我們通常選擇技術入股方式與企業合作。”這有利于精準目標、加快技術產業化進程。
兩年前,安光所與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的無錫中科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便是一例。這家公司依托安光所國家環境光學監測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產業化平臺,致力于大氣環境監測技術研究、產品開發與集成應用,為環保、氣象和科學研究部門提供相關咨詢、產品和技術服務。在成立當年,其就實現了千萬元以上的銷售收入。
為營造良好的氛圍,安光所不斷進行自我調整。例如,面對越來越多的合作,安光所邀請企業技術人員參與其中,有的項目更是由企業直接牽頭。劉建國表示,企業可以從市場角度出發,提供更貼近市場需求的建議,這對技術研發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此外,安光所也十分注重對科研人員的引導與培養。
首先,“科研人員應牢牢樹立一個觀念:科研人員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應該對社會、對國家有貢獻。”劉建國說。
其次,研究所合理分布力量,安排科研骨干進行基礎性研究探索,安排年輕的副研究員從事轉化工作。
我們重視科研人員發表有較高影響因子的文章,同時我們也更注重專利,并非簡單地以經費額度或轉化產生的效益為評價依據。”劉建國說,只有“兩手抓”,才能將基礎研究、技術工程開發、產業化等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